作者:企腾信息科技时间:
刚接手餐饮连锁客户的老张昨天急吼吼找我:"原团队用原生开发的小程序,光安卓和iOS两套代码就花了12万,现在想加个会员系统又要8万预算..." 这话让我想起去年用uniapp开发微信小程序的烘焙店客户,同样的需求只用了不到1/3的成本。不是我们技术多厉害,而是跨平台开发这事儿,真没必要走冤枉路。
一、客户最肉疼的账单问题
见过太多企业主拿着两套代码的报价单发懵。某母婴品牌客户最初找外包团队,对方信誓旦旦说"微信小程序必须单独开发",结果3个月后收到账单才发现:同样的商品展示页,安卓端开发费2.8万,iOS端2.6万。后来我们用uniapp重构,核心功能两周交付,关键是把uniapp开发微信小程序的跨端特性吃透了——写一套代码自动编译各平台,省下的钱够买半年服务器。
二、那些藏着坑的"行业惯例"
有个做健身器材的客户被坑得最典型。原开发团队坚持要用微信原生云开发,结果会员预约系统刚上线就崩了——他们根本没考虑小程序和H5数据互通的问题。后来我们接手时,用uniapp的uniCloud方案重构,不仅实现了微信、支付宝、H5三端数据同步,还把客户每年2万的云服务费砍到了6000。有些团队不是不懂技术,是不懂老板们要的从来不是技术本身。
三、更新迭代的隐形成本
最让我感慨的是本地一家连锁超市。他们2019年做的原生小程序,现在想加社区团购功能,原团队报价6万还要排期两个月。我们检查发现:光是把旧版API迁移到微信新规范就要1.5万人工费。最后用uniapp重写核心模块,顺便把后台管理系统也整合进来,总共耗时17天。客户后来算了笔账:如果当初直接选跨平台方案,五年下来至少省20万维护费。
现在遇到客户咨询,我都建议他们先问三个问题:功能是否需要平台特有接口?团队是否有原生开发执念?未来三年是否考虑多端运营?如果答案都是"否",uniapp开发微信小程序就是最实在的生意经。毕竟省下来的每一分钱,可都是真金白银的利润。